溯古归元 道家经典 道德经养生解深密(第三章)

道德经养生解深密(第三章)

原文

不尚贤,使民不争,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
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无欲。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

浅谈

不推崇贤才,免得人民争权夺利。不珍贵难得的财货,免得使人贪心而为盗,对外物视而不见,免使人清静的心神受搞乱。
圣人治理身的方法是这样的:使心神虚静无欲,腹内丹田真气就会充实。减弱那为了名利相争的志气,骨内真气就会得到强固( 肾藏志,肾主骨 )。经常使心神意识保持无欲念、无意识、无贪求的清静无为境界。这样即使智者亦不敢妄为也。只有做到无欲,无为心境洞明,一片宁静,精神内守。这样,真气便顾从“炁道”运作,身体没有什么不可治理好的了。

按语

老子对历史朝代的变迁,社会更迭现象洞察无遗。认为功名利禄地位权势是会导致人们去互相争斗的,贵重的物质是会导致人们产生盗窃恶念的,美色是会导致人们的心神迷惑混乱的。这些都是使人们产生欲念纷纭的条件,是有损害身心健康的外界因素,为修道者不可取。
圣人对身体的治理方法应该是:首先使心神无欲无为,虚无清静,元神就会显现。小股丹田处真气就会活跃,充实( 激动腹脑的功能 )。
从而逐渐形成“内丹”。借功内丹的能量疏通体内的“炁道”。达到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百病消除的健康目的。
其次,必须收敛心神,减弱外求的志气。《道义经》云:“志藏于肾,志营则骨髓充实”骨随为人体造血功能,其强弱关平人的健康程度就可知了。
经常处于无欲念,无意识状态,心神自然安定清静。即使有时产生欲望,亦不会付之行动。只有心神常恬谈虚无,精神内守不外驰,真气便顺从“炁道”运作,身体若存在病灶,真气亦将予以冲击、疏通、调和使其消除,而达到阴阳的平衡健康长寿。

本文来自网络,用于个人学习交流,不代表国学藏秘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http://cngxcm.cn/?p=992

作者: 颂歌

广告位

广告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953927716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wsonger@163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