溯古归元 道家经典 道德经养生解深密(四十)

道德经养生解深密(四十)


道德经养生解深密

道德经养生解深密(四十)

原文

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

浅谈

道的运动是相反相成,循环往复的;以无为的心神去修道反而促成功德的无不为。这是修道的根本动力。“静极生动”。当你在清醒无欲念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时候,身体内真气循经络运行而出现动感。这种动感较强劲时,就会促使形体的颤动、抖动、拍打、按摩、跳动等。各种的肢体运动时柔时刚,姿态多端。而这些动象的出现,又必须以心神的微弱意识发出指令而逐渐趋于平静安定“动极复静”。而气归丹田,缓缓收功。故不能让其动势越趋越烈而损害身心。所以柔弱的意识乃是促成修养生之道功德的最佳方法。万物生于有形的天地。如人体这小天下的形神其来源于具有阴阳属性的物质,而这阴阳物质则赖无形的炁而成。所以人体这天下的一切物质(实有的存在)有赖于无形的炁去促成其运动变化也。

按语

反者道之动。这是老子伟大实践经验之谈。早在二千五百年前,他通过修道而体现了自然界之中,事物的运动变化自有其规律。而“反”就是其中一个规律。譬如:阴与阳、动与静、有与无、虚与实、强与弱、柔与刚、上与下、前与后、内与外、往与返等等。这种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力量。
例如常言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。飞机、轮船有反向的气流、水流才能前进。在修道方面,古之圣人从静功中出现动象,在动功中出现静态,所以形成了动静兼修的养生方法。太极拳就是修道者从静修中出现动态;经过千百年的演化而形成近代人们所知晓的太极拳运动。太极拳是修道系统工程的产物。从太极拳的经典理论中,无不深谙道家哲理。例如“守中”,太极拳是守中的运动。经云:“尾阊中正神贯顶,满身轻利顶头悬”,“生长于地,悬命于天”。“进、退、顾、盼、定”。定者,中定也。如无中定劲,即末有根基也。“立身中正安舒,支撑八面”。“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”。“虚实宜分清楚”。均言守中也。
“反者道之动”。太极拳是反向运动。经云:“有上即有下,有前即有后,有左即有右,如意要向上,即寓下意”。
“弱者道之用”。太极拳是柔弱运动。经云:“意气君来骨肉臣”。“用意不用力”,“极柔软然后极坚刚”。“运劲如抽丝”。“无形无象,全体透空”等等。太极拳运动为世人所瞩目,其原因乃因为它是道家哲理的具体运动。是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养生之道。
反者道之动,人出生后,随着长大壮老的后天思维活动,体内真气的消耗大于补益。物壮则老是谓不道。而修道者则与此相反,减弱思维活动,至返还先天无欲状态,因而体内真气活跃,能量不断得到补充,成为修道得道的动力。


本文来自网络,用于个人学习交流,不代表国学藏秘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http://cngxcm.cn/?p=1851

作者: 颂歌

广告位

广告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953927716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wsonger@163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