溯古归元 道德经养生解深密(三十八)

道德经养生解深密(三十八)

道德经养生解深密

原文
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
上德无为而无以为,下德为之而有以为。
上仁为之而无以为,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
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
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
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
前识者,道之华,而愚之始。
是以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
浅谈

有上等品德的人,在修道时纵不去刻意追求其功能的效力。因此具备了自然纯朴的天性而产生功德能力,所以有德。
而下等品德的人,在修道过程中,总离不开对功德能力的追求,到头来反而没有功德形成,因此无德。
有上等品德的人,因处处无为,所以顺应自然而无意做作吗,反而成就了功德。
下等品德的人,因处处巧思造作,有意追求,反而失却了功德能力的形成。
有上等仁慈爱心去修道的人,单纯质朴不弄巧,能循规蹈矩,无做作。把修道取得功德能力作为目标,就会产生追求的巧思去做作,做作者不自然也。
用礼仪形式去追求功德能力的人,是得不到功德的回应的。所以伸出臂膀去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,去弄虚作假,故弄玄虚巧妙地做出各种动作以显示其能力。
故此,失去修道规范的人,背道而驰,才产生对功德效力的追求。失去功德效力的人,才产生对功德效力的追求。失去功德的人,才会表现出其友爱一面的仁来。失去仁爱的人,才会表现出其外在形式的表现。连外在形式意义都失去时,只有以礼仪的形式去代替功德。这种礼仪表演方法,是对修养生之道哲理规范不诚信与浅薄的表现。这种做法,是扰乱心神清静的首恶行为。
而只有先知功德能力是虚静能力的话,就必须具有忠厚诚实笃行的品格,勤而行之者也。要安于修道的虚静守中抱一的实质,而不是贪图于修道所显现出功能时的华彩。所以修道者必须去掉对表面功德现象的追求,而采取诚信笃行的态度去勤修苦炼。

按语

道之遵也,德之贵也。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。修道是一项十分伟大而艰辛的事业,是人体形神( 身心一一精神与形体)生理变化的漫长过程。无为是过程,是方法,是十分积极的探索进取的历程,非寻常事来可比。更非言“无为”是消极之学者流所理解,凭一点书本知识,一叶障目,一孔之见就妄自尊大,其实此辈与道无缘。
离经叛道,既无道又无德,故当今世界社会躁动不安,战火不断之由也,净空法师倡导和谐拯救世界,呼吁人不能迷失本性,否则,自然灾难重重降临人间。这是当头棒喝,不知你以为然否?

本文来自网络,用于个人学习交流,不代表国学藏秘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http://cngxcm.cn/?p=1845

作者: 颂歌

广告位

广告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953927716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wsonger@163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